首页  >   海档百科

当艺术家遇上档案,会有什么奇思妙想?

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计划的首个常设展,“时间的形态——蓬皮杜中心典藏展”,展览包含蓬皮杜中心收藏的百余件全球重要的现当代艺术作品,其中不乏蒙德里安、杜尚、毕加索、康定斯基等现当代艺术大师的杰作。

20200324-003


20200324-004

毕加索与夏加尔的作品

展览内容丰富,其中展览的第八部分是档案与艺术,“物质与记忆:档案的当下(Matter and Memory: The Present of the Archive)”。

档案作为一个相对小众的行业,在日常生活中被提到的机会并不多,档案还会与艺术有所关联,实在是意外之喜。

章节引语

1960年代后中期,欧洲出现了对历史全新的思考方式。历史的过往在一层层触得到、摸得着的实体痕迹中得以具象化。无论个人或是集体档案都变成了某种艺术的形式。

档案在形式上的系统性和重复性,为回顾此前、向后展望的视角提供了一种可用的结构。克里斯蒂安·波尔坦斯基在一个由多个金属盒构成的宏大独石结构中将档案抽离。安妮特·梅莎洁则将大量私人的照片汇聚成圈,通过人们熟悉的个人碎片图像创造出一幅间接的自肖像。

步入21世纪转折点,数字技术的庞大储存能力揭示了非物质数据海量记忆的新标准。作为某种偿换,张洹和丝娜·席迪拉等艺术家将身体当做档案——一个敏锐地铭刻鲜活历史之地。两位艺术家都提到了移民的轨迹及自我的多重叙事。

层层叠叠,自传式的叙事在不断的累积下最终变得无法阅读,仅余下经历着已被其自身意识修改了的主体。

1、     自传式图案

1996,丝娜·席迪拉

迷你DV摄像录影带

20200324-005


在她的作品中,丝娜·席迪拉(Zineb Sedira,1963年出生于法国巴黎)向自己的三个文化背景——阿尔及利亚、法国和英国——提问,同时也直面惯常的西方形象和阿拉伯传统习俗。在这段视频中,她用法语、阿拉伯语和英语在手上书写了自己的自传。这种皮肤上的书写令人联想起东方文化中流行的指甲花纹身。不同文字的叠加成为了这位艺术家多重身份的象征:一方面,书写构成了叙述;另一方面,多层书写的混杂表达了艺术家夹陷于三种文化间的困惑。

2 家谱

2000,张洹

染料破坏冲印(西巴克罗姆工艺)

20200324-006


出生在中国河南省的张洹(1965年出生于安阳)在1990年代以其壮观的行为表演在北京声名大噪。为了制作这组照片,张洹一边讲述他的人生,一边请3位书法家在他的脸上从早到晚书写下他的讲述。他的脸逐渐被墨色掩盖,直到最后完全变为黑色。该作品提出了个人身份概念,尤其是艺术家个人身份概念的疑问。自1998年以来,张洹一直生活在纽约和上海,他说:“我不能说我是谁。我的身份已经消失了。”

3 我的宣誓

1989,安妮特·梅莎捷

263件黑白银盐明胶印相、黑色相框、绳线

20200324-007


1970年代初,安妮特·梅莎捷(Annette Messager,1943年出生于法国贝克尔)创造了一个单词,藉此提出了对身份、亲密感和身体等概念的质疑。该作品由大量身体部位的照片组成,梅莎捷通过这件作品描绘了碎片化的身份,就像万花筒中破碎又重组的图案一样,使人联想起那些令人治愈的图像或物体。在镜头的客观拍摄下,最终呈现在观者面前的是一份主观色彩的档案,一个自艺术家观察和痴迷中汲取滋养的关于身体的故事。

4 克里斯蒂安·波尔坦斯基档案1965-1988

1989,克里斯蒂安·波尔坦斯基

金属盒、照片、印刷品、台灯和电线,装置整体尺寸可变

20200324-008


克里斯蒂安·波尔坦斯基(Christian Boltanski ,1944年出生于法国巴黎)致力于探索关于存在的命题,例如身份丧失、记忆消逝和死亡。他通过人类历史及其本人或实或虚的人生引起观者的共鸣。1969年,克里斯蒂安构想了一个长期的艺术项目,试图“保存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痕迹、所及的所有事物、所说的一切以及身边发生的一切,(……)”。基于这样的理念,克里斯蒂安创作了《克里斯蒂安·波尔坦斯基档案1965-1988》。这件装置艺术作品由646个生锈的锡饼干盒构成,其中存放着2000张照片和来自艺术家工作室的各种文件。

作为知名的现当代艺术家,波尔坦斯基有不少作品都与“档案”相关。可以说“档案”是波尔坦斯基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。在波尔坦斯基看来,每一个人的记忆虽微不足道,却都包含着真实而独特的价值。他经常选取日常物件作为主要创作材料,以试图建立一座“人类档案馆”。除了本次展览中的《克里斯蒂安·波尔坦斯基档案1965-1988》,波尔坦斯基有意思的作品还有这些:

无人(Personnes),2010

20200324-009


个人的记忆总是转瞬即逝,艺术家试图归档人类回忆的尝试宣告着一种悖论式的悲哀,正如衣服本身实则展示的是衣服所有者的消失和缺席。该作品最早在2010年巴黎大皇宫Monumenta展览上亮相。空间将被近十吨衣服占据,高达15米的起重机钩爪悬挂在衣物堆砌而成的山峰之上,重复抓起、抛下衣服的动作。这些废旧衣服象征了“人类”的肉身,而这台起重机则寓言上帝之手以及不可预知的命运。偌大的展厅中回响着嘈杂而单调的机械声,倾入每个人的耳膜;散落在一楼侧厅的衣物遮蔽整个地面,特别设置的人行通道邀请观众穿梭其间,仿佛行走进对逝去者的回忆通道中。

心跳档案馆(Les Archives du Cœur),2005-

从2005年开始,出于对死亡的恐惧,波尔坦斯基开始将心跳作为创作媒介。偶然间他录下自己心跳的声音,受感于心跳声和个体生命之间强烈的象征性链接,他开始收集不同人的心跳声。至今他已经收集了超过12万人的心跳声,并保存在他创建于日本丰岛的心跳档案馆。这座档案馆用声音记录生命存在的痕迹,而多年后,不同地域、肤色、文化的人都会将这一遥远的文献库作为旅行的目的地,来此聆听亲人的心跳,这一行为本身也成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2018年,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波尔坦斯基在中国的首个大型个展“忆所(Storage Memory)”,在展厅中特别设置了一件心跳采集工作室,观众可将自己的心跳声刻录保存,被收录的心跳将被送往日本丰岛的心跳档案馆收藏。

艺术家们在档案面前产生自己的思考,并将这些奇思妙想倾注于作品之中,在艺术中融入档案元素,为档案赋予艺术特质。在这些艺术作品面前,我们也不免思考个体身份认知、记忆的消逝与留存。



来源:国际档案理事会IC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