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>   海洋史事

古代海洋故事∣宋元泉州港——拥抱世界的“海丝”门户

泉州地处闽南,北承福州,南接厦门,东望台湾,说起1500多年对外开放历史,老泉州人都知道,它在宋元时期曾被誉为“东方第一大港”,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。今天,泉州是联合国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。


东西方空前繁荣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,领先于世界的造船和航海技术,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,这一切让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城市之一。明清时期,泉州受海禁迁界、战争破坏等影响,逐渐衰落,沦为地方性小港。


今天来泉州旅行的游客,无一不沉醉于对宋元时代泉州的探寻与感怀里。千年古港,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幕幕往事。


缘起泉州


泉州海岸线绵延曲折,全长达427公里,海湾多,水域宽,航道深,有利于大型船舶停泊避风。泉州先民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宜海条件进行造港运动,形成了“四湾”(湄州湾、泉州湾、深沪湾、围头湾)及两江(晋江、洛阳江)范围内由众多码头构成的集群港,历史上享有“四湾十六港”的美称。


公元565年,印度名僧拘那罗陀在刺桐港九日山的延福寺,一边翻译着《金刚经》,一边等候季风,南航马来半岛。这件事被史学家当作泉州海外交通见诸文献的最早记载。


那时,海船的出行和航程要凭借季风和洋流。秋冬之际吹北风,满载着中国陶瓷、丝绸和茶叶的船只,从刺桐港驶出;第二年的春夏之际吹南风,外面的商船又载着香料和药物进港。


泉州九日山


在宋代,每年海船往返季节,泉州太守都要率僚属到九日山,举行盛大的“冬遣舶、夏回舶”祈风祭海仪典,敬祭海神,向通远王祈求赐风,福佑商舶在海上往返畅行,顺风顺水。今天的九日山上,还可以看到十三方“祈风”石刻。


走向舞台中央


唐代泉州和广州、交州、扬州并称为四大对外贸易港口,唐王朝特在泉州设置“参军事”,管理海外交通贸易。当时,泉州出现“市井十洲人”的繁荣开放景象。五代时,闽王王审知“招来海中蛮吏商贾”,用铜铁陶瓷交换番商的金贝、珠宝和香料。王审知的侄子王彬任泉州刺史,被称为“招宝侍郎”。


南唐五代战乱遍地,广州通往北方的陆路交通几近断绝。于是,新兴的泉州港便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。公元946年,割据泉州的地方军阀留从效修建泉州新城,大量种植形态美观的刺桐树绿化泉州,“刺桐港”由此得名。


泉州西湖公园刺桐阁


北宋的建立,结束了五代分裂割据的混乱局势,泉州的海外交通贸易更加繁荣。北宋中期,泉州赶上并超过明州(宁波),仅次于广州;南宋初年与广州并驾齐驱;到了南宋末年,泉州超过广州,成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。


宋代泉州与57个国家和地区有海交贸易关系,呈现“闽海云霞绕刺桐”“涨海声中万国商”的繁荣景象。宋元祐二年(1087年),泉州正式在府治南门水仙门(今水门巷)内设立市舶司,其遗址至今仍存,是古代“海上丝绸之路”的重要实物见证。绍兴年间,泉州市舶司的年收入近百万缗之多,约占南宋王朝全部财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。



泉州鼎盛了四百年,到元代仍是中国第一大港。彼时,泉州与世界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,四百年带给泉州的是“梯航万国、舶商云集”“车马辐辏、货物山积”的繁华记忆。


郑和远洋前两百年,以泉州为中心的航海、造船、贸易规模,已超过阿拉伯世界,中国海商是印度洋上贸易的主导力量。公元1291年,意大利旅行家马可•波罗在自己的游记中写道:“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,大批商人云集这里,货物堆积如山,的确难以想象。”


连接世界的海上贸易


泉州港出口的货物除去传统的丝绸之外,大多是领先于世界的技术产品。唐代的陶瓷器,不论是生产规模,还是胎质、釉料和创新便利的造型设计,全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,是最大宗的外销品。


当时欧洲仍然停留在“块炼铁”时代,只能将满含杂质的“海绵铁”锻制成柔软的熟铁,制造兵器的钢铁制品极为珍稀。而此时中国的平炉冶铁技术和炒钢技术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,而且铁锭产量很高,是当时世界上重要且昂贵的大宗商品。当然,像中国的不传之秘“兵刃局部淬火”等技术,要到几百年后才会传到西亚和欧洲。


泉州西龙头山上有座铁炉庙,宋代泉州最大的永春倚洋冶铁场在曾此地开业,泉州出口的大量铁锭,对古代的世界军事史,特别是对西亚、欧洲和非洲的铁制农具和铁制工具的发展史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
红砖古厝,锦鲤当头。摄影赵啸飞


当时中国是以原料进口为主,除去供应造船、陶瓷生产、食品加工等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大宗商品之外,奢侈品生产所需的原料也是当年进口商品的重要特色。


泉州宋代古船船舱出土物丰富多样,其中香料、药物数量最大,均为南海诸国及阿拉伯沿岸的舶来品。


阿拉伯旅行家伊本•白图泰在他长达28年的旅途中,从泉州登陆。在《伊本•白图泰游记》中他写道:对于商旅来说,中国地区是最安全最美好的地区……这是一个巨大城市,此地织造的锦缎和绸缎,也以刺桐命名。……我看到港内停有大艟克约百艘,小船多得无数……该城花园很多,房舍位于花园中央。


凡是可通航的北非、南亚和西亚的海港,几乎都能看到中国的“大艟克”,其船通常会有十张巨帆,是当时最大的帆船。大船舒适豪华,可载一千位乘客,六百名水手,四百名士兵。


多元文化融合的中心

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丝绸之路”项目专家曾说:“历史已经告诉我们,这些相遇的结果是文化交流,甚至是一些意料之外或不期而遇的变革。”泉州开元寺有一副对联十分有名,上书“此地古称佛国,满街都是圣人”。这是由弘一法师转录,朱熹对泉州的评价。


漫步在泉州涂门街,一条全长仅为1005米的街道,却有13处宋元文化遗存——伊斯兰教清净寺、文庙、关帝庙比邻而居,方圆一公里内还有佛教寺庙、妈祖庙、基督教堂等宗教建筑,互不侵扰,各得其众。此外,摩尼教、犹太教、印度教等多种宗教也都能在附近找到历史踪迹。这里是名副其实的“世界宗教博物馆”,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首个“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”。


泉州承天寺


在马可•波罗写下游记后的35年,元朝时罗马教皇派到泉州的第三任主教安德烈•佩鲁贾也在泉州写了一封信寄往他的故乡意大利。在信上他提到,一个非常富有的亚美尼亚妇人,在刺桐城建了一座大教堂,还捐赠巨资来维持教堂的一切开支。在这里,各国人民都能自由居住,并信仰各自的宗教,他们这些传教士也能够在这里自由传道。


气宇恢弘的开元寺、巍然矗立的东西塔,跨海长虹般的洛阳桥、安平桥,古城南隅的天后宫、聚宝街和市舶司、“来远驿”“行香碑”……帆影与浪花,云天与海港,那是一个拥抱海洋、拥抱世界的泉州。


泉州东西塔


1417年,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,这位伊斯兰教徒曾到泉州灵山圣墓行香,祈求真主赐福庇佑,且立碑为记。这块当时泉州镇抚蒲和日为郑和朝圣行香所立的碑刻,至今犹存于圣墓回廊间。


泉州海交馆的现存500多件宗教石刻,以伊斯兰教遗物最为突出,其数量之多、内容之丰富,居全国第一。此外,还收藏印度教石刻达137方,而且是我国唯一发现的印度教寺遗物。


无奈的衰落


但到了元末,泉州发生亦思巴奚兵乱,当地的色目人互相攻杀,波及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区。叛乱长达近十年之久,对泉州、兴化一带的社会经济破坏极大,死伤无数。外国商人几乎不敢赴泉州进行交易,番舶不敢进港,大量番商携带银钱外逃,外侨社区解体,泉州的海外贸易和商业遭受近乎毁灭性的打击,泉州港开始走向没落。


宋元白帆浩荡的幕后,也是唐以来宋元朝廷保护海上通商贸易自由的开明政策;帆影不再的背景,是明朝严厉的海禁政策:“濒海居民不得私自出海通番”,泉州市舶司关闭,民间海船被强令改造成无法远洋航行的平头船,双桅海船被焚毁,民间造船、出海、市蕃货、用蕃货,一律绳之以重刑。民间航海贸易被迫停止。


洛阳桥,由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,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。摄影凌波微步


十三到十五世纪中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船、最大的港口城市、最优秀的水手和最有势力的海商,在朱元璋先后四次诏令“片板不许下海”的禁令下,这一切,宣告沉寂。

  

泉州至今仍保留着不少历史遗存——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沉船及大量古代锚具,宋元时期外国侨民在泉州经商、传教及其后代遗留下来的数百方石刻,200多艘中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,各个时期的外销陶瓷器等等,见证着泉州港当年的辉煌。


泉州市标——飞天迎宾。摄影/王洪斌




图文来源:1、《泉州这艘船》,《人民日报》 2016年06月20日 24 版

2、《在这里,读中国航海交通史》,《 人民日报海外版 》 2018年07月10日第 7 版

3、《包容与守望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5年7月6日24版

4、《泉州:一座与“海丝”共荣的城市》,《今日中国:中文版》2014年 第8期

5、《泉州海交馆见闻(丝路锦程)》,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0年05月16日 5 版)

6、《涨海声中万国商》,《人民日报》2020年5月5日第8版

7、《刺桐古城花欲燃》,《泉州晚报》2018年3月27日第14版

8、《泉州:千年古港 “海丝”门户》,经济参考报

9、《一头连着历史 一头牵着未来 泉州再续丝路情缘》,《人民日报》2017年4月14日第1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