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>   海洋名人

极地考察40年 | 缅怀郭琨

1

南极考察的生涯,历尽了千艰万险,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严格的磨练,甚至是生与死的考验,尝尽了酸甜苦辣。但是,我更感受到了成功的欣慰和欢乐。(摘自 郭琨《首闯南极的日子——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长日记》)

郭琨

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开拓者
原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
中国南极长城站首任站长
于2019年4月3日在北京逝世

享年83岁

郭琨是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

重要开拓者和代表人物之一

曾含泪退出国际会场

誓言“拼了老命也要建好站”

曾七下南极,两次荣立一等功

亲历了中国南极事业从无到有的辉煌阶段

郭琨晚年腿脚完全不能走路

这和他年轻时长期在极寒的地方工作有关

2

长城站建设时环境十分艰难,郭琨席地而坐就餐

2017年4月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原国家海洋局对中国极地考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,授予郭琨等59名同志“中国极地考察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。

2019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揭晓10位2019年“海洋人物”,中国南极考察事业开拓者郭琨位列其中

3

郭琨在央视《朗读者》讲述南极科考站励志建站史


历经艰辛完成南极建站

1983年9月,郭琨在澳大利亚出席南极条约第12次会议。这年5月,我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,成为该条约的缔约国之一。开会的时候,郭琨发现,会议一旦进入实质性阶段,比如通过决议,进行秘密协商,会议主席就宣布,请缔约国代表退出会场。于是,郭琨和中国代表团其他成员,还有十几个缔约国的代表,只能灰溜溜地到休息室抽烟、喝咖啡了。

原来,南极条约有缔约国和协商国之分,凡是在南极洲建有科学站,进行过科学考察的国家,才有资格成为协商国,否则只是它的缔约国。后者在国际南极大家庭里是没有发言权的。

谈起这次屈辱的经历,郭琨心里窝了一团火,他曾经悲愤地向代表团团长、一位老资格的外交官说:“不在南极建中国站,以后我再也不来参加这种会议……”
早在1957年,我国著名气象学家、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就首次提出:中国是一个大国,我们要研究极地。极地的存在和变化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。
14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南极大陆是天然实验室,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“放大器”,在这里,可以读到地球的昨天、今天甚至明天。
1984年11月19日,我国开启首次南极考察,任务是在南极乔治王岛建设长城站。1984年11月20日,一支由科学家、军人、记者、建筑工人、船员等591人组成的南极科考队从上海出发,奔赴南极,他们要在南极创建中国第一座南极科学考察站——长城站。郭琨就是这支将近600人科考队的队长。

4

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乔治王岛登陆

1984年12月30日15点16分,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乔治王岛登陆,郭琨为考察队队长,在南极大陆上首次留下了中国南极科考队的足迹,鲜艳的五星红旗从此飘扬在南极上空。

这是我国南极科考事业的历史性时刻,标志着南极科考从此有了中国人的身影和话语权。
因为是首次南极考察,没有任何经验,出发时队员们都签下了“生死状”。搭乘的“向阳红10”船上甚至备有一些大的塑料袋,准备队员万一牺牲了就往袋里装,然后放在船底冷库冰冻起来。
因为“向阳红10”船既不是破冰船也不是抗冰船,这意味着必须赶在南极夏天结束前完成建站并撤离。为了建站,无论是科学家、机械师,还是后勤人员,都成了“建筑工”。他们住在尼龙充气帐篷里,每天早晨五时左右,郭琨开始挨着各个帐篷吹哨子、掀睡袋叫起床。

5

中国建成南极长城站

1985年2月20日,长城站落成。除去登陆后卸货的20天,长城站建设时间只有20天。中国科考站建设的速度着实让同行惊讶,同样是在南极建立考察站,波兰人用了三年多的时间。前苏联站站长对“中国速度”直呼不可能,还曾好奇地问中国队员:他们一天给你们多少钱?中国队员这样回答:我们不要钱也干!

长城站建成八个月后,郭琨参加第十三次《南极条约》协商国会议,26个协商国一致同意中国加入南极条约协商国。至此,中国在南极国际会议上有了话语权。
这是我国远洋航海和科学考察史上的一次壮举,中华儿女用热血和汗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,铸就了极为宝贵的南极精神——“爱国、求实、创新、拼搏”。
为了表彰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做出的贡献,1985年5月6日,庆功授奖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,李鹏代表党中央、国务院出席并讲话。同一天,《红旗》杂志发表社论《南极精神颂》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南极精神。

4年后再建中山站

长城站建立4年后,中国计划在南极圈内再建一座科考站——中山站。这个任务同样落在了郭琨的肩上。

当时,中国科技并不发达,要在4年内完成两座科考站的建设并非易事,其他国家断言:“中国想进南极圈建科考站,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!”郭琨不服输,1988年11月,满载着科考队员的“极地号”科考船从青岛港出发,再次驶向南极大陆,开展首次东南极考察任务。
1989年1月14日深夜,“极地号”突遇特大冰崩。郭琨曾回忆,当时翻下来的冰川离船的最近距离只有两三米,“我们进入了紧急战备,船员全部上甲板,好多队员穿上西服、刮了胡子、皮鞋擦得亮亮的,还有人写好了遗书,以为要船毁人亡了。船的周围被大小冰山包围,根本动不了了。
“极地号”被困的第七天,包围船体的冰山出现了松动。郭琨曾讲述:“当时,在船的前方开了个30米的口子,大家下决心往外冲。仅仅两小时后,冰裂的口子又合上了。一直等到中山站建好后我们返程,那个口子也再没打开。”
时任东南极考察队队长的郭琨顶着巨大压力,做出了“继续执行建中山站计划”的决定。他不断给队员们加油鼓劲,带领大家加班加点,有时甚至通宵达旦,在短短28天里完成了中山站建设,创造了新的“南极速度”。事后许多人说,如果没有郭琨当时的坚持,中山站至少要晚一年建成。
1989年2月26日,中国第二座南极考察站——中山站全部竣工。

“时间是抢出来的,成绩是拼出来的。南极考察具有探险性、艰苦性、综合性、国际性和政策性,南极考察队员不但综合素质要高,还要具备忍耐力、爆发力、持久力、适应力和应变力。”郭琨曾这样说。

无尽的缅怀

6

南极辟新宇,考察做贡献。

来年东南极,团结再奋战。


——郭 琨 1985.3

图片来自浙江新闻客户端

如今,我国在南极建立长城站、中山站、昆仑站、泰山站和秦岭站,在北极建立了黄河站、中-冰北极科学考察站,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同时实施两极考察的国家之一,中国还积极参与南极条约协商会议,成为北极理事会特别观察员国。

郭琨同志一生鞠躬尽瘁、无私奉献,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。作为“南极精神”的创始者、践行者之一,他把毕生的精力和全部的才华都献给了祖国的南极事业。


致敬,缅怀! 


信息来源
1.中国南极长城站首任站长郭琨逝世[EB/OL].人民网,2019-04-06
2.缅 怀 | 郭 琨: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开拓者、中国南极长城站首任站长[EB/OL].“海洋档案”微信公众号,2019-04-05

3.一辈子惦记那片冰原——追记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长郭琨[EB/OL].“海洋档案”微信公众号,2019-04-20
4.自然资源系统精神文化系列述评之南极精神[EB/OL].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,2019-09-24